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16)日攜手技嘉科技(2376)與旗下子公司技鋼科技、群聯電子(8299)、AMD及SK海力士,於陽明交大舉行捐贈儀式及前瞻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的全新開幕儀式,為培育台灣下一代高階晶片設計人才及研究發展共盡心力。 陽明交大李鎮宜副校長,同時也是前瞻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主持人表示,半導體人才的培育已是國家安全層級,陽明交大在半導體領域研究為國內佼佼者,在IC設計、製程、材料等領域... 閱讀更多
▲陽明交大誕生首兩名雙聯博士,圖為吳維旻(右二)與指導教授柯明道(左二)及實驗室成員合影。(圖/陽明交大提供) 陽明交通大學推動國際化多年,去年下半學年度,誕生2位雙聯博士,也是陽明交大首兩名雙聯博士,電子研究所吳維旻也成為陽明交大首位獲得比利時魯汶雙聯博士學位學生,他說,由於兩邊學制不同,必須同時準備陽明交大資格考、研究內容以及申請魯汶大學的托福考試,這段日子雖然帶給他不少挑戰,「辛苦的地方... 閱讀更多
世界新聞網灣區報導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6654152 台灣的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在2021年2月1日正式整併,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首屆校長林奇宏近日訪問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並於回程途中訪問灣區,拜訪校友以及貿... 閱讀更多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第廿二屆旺宏金矽獎昨頒獎,陽交大電子所團隊透過開發內建於晶片的相位雜訊量測電路,可偵測電子訊號高速傳輸時產生的雜訊,摘下設計組最大獎鑽石大賞及最佳創意;清大電機工程所團隊則打造全球第一顆為3D顯示器加速的光場分解晶片,無需配戴任何裝置就能達到「裸視3D」視覺體驗,拿下應用組金獎及最佳創意,展現年輕學子的研發力! 本屆賽事計有卅八所大專院校、二七五支隊伍報名,頒獎典禮不僅... 閱讀更多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D) 為一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是失智症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在尚無良好的治療方式之前,早期檢出是臨床公認最好的延緩病程策略。多數研究顯示造成阿茲海默症的病因與β類澱粉蛋白 (amyloid-beta, Aβ)、Tau蛋白所產生的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促使神經細胞死亡有關。檢測β類澱粉蛋白需透過腰椎穿刺取得腦脊髓液後,利用酵素免疫吸附分析法 (e... 閱讀更多
慢性腎臟病(CKD)在現今社會中已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公共衛生問題,並造成人們於經濟和社會負擔。據估計,CKD於一般人群體的患病率高達 11%–13%,與非 CKD 人群體相比,並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增加有關,若於患病初期識別腎功能受損和給予適當診療,對於延緩 CKD 進展為終末期腎病至關重要。然而,CKD 在初期可能沒有症狀,並且大多數情況下未能被診斷,即使在發達國家,不了解CKD的情況也相當普... 閱讀更多
近年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全球罹患慢性腎臟病(CKD)的人數迅速增加。CKD患者的死亡風險和患者護理需求相當高,因此預計隨著CKD患者數量的增加,醫療資源的成本和負擔也將日趨升高。因此,早期發現CKD對於節省醫療資源至關重要。由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尿素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含氮廢物,幾乎完全透過腎臟由尿液排出。由於 CKD 與尿素代謝功能降低有關,因此CKD 患者體內的尿素氮濃度較高。因此為了確定患者體... 閱讀更多
連結產業鏈上游 LED/OLED研發製造廠智晶光電、晶元光電,中游IC設計廠商偉詮電子、原相科技及下游品牌系統廠商慕康生技、東洋製藥、緯創資通等,結合OLED/OPD 感測器光學設計能力、低雜訊感測電路設計能力以及高精準度血壓演算法能力等「可撓式軟性PPG感測器貼片」核心技術,提升相關產業技術及產品製程改良,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在研究發展、產業人才培育與產業諮詢等服務方面,加強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交流和... 閱讀更多
曾在蘋果自動駕駛部門擔任要職,現任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王傑智指出自主駕駛車近幾年來已變成世界各國車廠、大型企業與新創公司積極投入研發的領 域。欲達到任何情況下車輛皆能自行決策並安全行駛,目前主流技術路線認為高精 地圖資訊及對動態環境完整精準的認知與估測是必要的。當高精地圖已被視為數位 國家最重要基礎建設之一,現行的高精地圖多數只包含靜態環境圖資,其中包含幾 何地圖與語義地圖。但在動態環境中,自... 閱讀更多
將開發血流感測器用以早期偵測頭頸動脈狹窄程度,避免頭頸癌患者因放射 治療腫瘤而產生腦缺血及中風之風險。衛福部今年六月公佈癌症已連續38年位居 國人死亡原因第一名,佔全體國民死因28.6%,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數仍不斷攀升中 。而在各種癌症治療中,放射線治療在實證醫學中被高度接受且廣泛使用,然而 ,超過50%的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後產生明顯頸動脈狹窄(Carotid stenosis)。其中 嚴重狹窄者高... 閱讀更多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8日舉行終身講座教授施敏院士《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新書發表會。同時,施敏院士也將其2021年獲頒之「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予校方作為紀念典藏。 陽明交大表示,施敏於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6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被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及相關產業不斷地引用,成為全球最暢銷的... 閱讀更多
學術研究成果: B5G/6G三維行動組網與傳輸技術(1/3) 科技部計畫:具備全域智慧之B5G/6G三維行動組網與傳輸技術(1/3) 本計畫擬研發具備全域智慧之B5G/6G三維行動組網與傳輸技術,涵蓋實體層至資源管理層,以實現具產業應用之前瞻技術平台為主要目標。除研發多面向 B5G/6G關鍵技術外,更將整合校園實驗網路設備,建立一套軟硬體模擬驗證平台,提供產學研進行技術研發、效能測試及驗證... 閱讀更多
5G校園實驗網路 電信所與Nokia合作建置5G校園實驗網路,包含sub-6GHz及28GHz毫米波基地台及核心網路,與實際5G設備對接能達到1Gbps及2Gbps下行速率,及31ms與26ms之端對端來回延遲效能。建置地點位於本校電資大樓103室。 學生團隊運用實驗網路參加研華2021 5G Internet of Things專題競賽,開發物聯網資安偵測系統,偵測物連網裝置之Distr... 閱讀更多
多元作戰體系之自適應性異質網路與智慧安全 國軍面對現階段的亞太地區軍事對峙,在美國印太戰略以及中共反介入戰略局勢下,台灣扮演太平洋第一島鏈關鍵樞紐。伴隨台海情勢具備作戰縱深淺、反應時間短特性,加上聯合作戰載具數量與日俱增、作戰環境複雜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戰爭預防、戰爭準備與作戰策略,國軍皆需要龐雜網路架構與強大演算力,以滿足作戰多樣化與作戰速度要求。基於美國國防先進研... 閱讀更多
陽明交通大學自然語言處理中心由陳信宏教授領軍,團隊成員包括有:王逸如教授、黃紹華教授、廖元甫教授等,另外並有7位博士後研究員與30位碩士研究員,研究中心設立於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1段23號9樓之3,研究中心辦公室共有100坪研究空間。 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 語音辨識(Auto Speech Recognition, ASR)、語音合成(Text to Speech, TTS)、... 閱讀更多
紫外光可應用於殺菌除汙、綠色能源生成、量子計算以及半導體廠的曝光微影,但要有效地產生並控制紫外光並非易事。電子研究所曾銘綸助理教授與美國萊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國立聯合大學、中央研究院共同合作,開發出可有效產生並聚焦紫外光的奈米超穎透鏡(Metasurface lens,亦稱Metalens)。研究成果獲刊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 曾銘綸助理教授表示,研究專注於真空紫... 閱讀更多
致力三維積體電路與異質整合研究 前瞻研發成果卓越 歷年屢獲國內外肯定 陽明交大電子研究所陳冠能講座教授榮獲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22研究傑出獎】,獲此殊榮實至名歸。該獎項以表揚國內外電子、資訊及通訊等相關領域之華裔研究傑出人士,每年獲獎名額不超過三名。 陳冠能為電子研究所講座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與資訊科學系博士,曾為IBM華生研究中心研究員,目前是半導體下一世代關鍵技術『三維積體... 閱讀更多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設計未來實驗室」12日正式啟用,由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廠商慧榮科技(NasdaqGS: SIMO)為電機學院量身打造,以最先進的電子實驗設備提供學生更佳的教學實驗環境,激發創造潛能,希望為IC設計產業培育更多優秀的研發人才。 林奇宏校長表示,慧榮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供應商,為IC設計人才提供絕佳的國際發展舞台,是許多電機相關系所畢業生夢想進入的... 閱讀更多
中華民國資訊學會4月24日舉辦年會,於國立東華大學臺北辦事處盛大舉行,由該會理事長、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親自主持。會中由趙理事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萬其超,共同頒發2021年「碩博士最佳論文獎」、「資訊榮譽獎章」、「李國鼎會士獎」、「李國鼎穿石獎」、「李國鼎磐石獎」、「李國鼎青年研究獎」等象徵資訊頂尖人才的獎項。 其中「李國鼎會士獎」宗旨為表彰對資訊相關的工程、科學、管理、教育及其它學門... 閱讀更多
陽明交通大學今天宣布跟上Podcast收聽潮流,開設Podcast頻道「NYCU PRESS說書中」,錄製一系列「大學學什麼?」節目,邀請陽明交大、政大、清大師生空中對談,全方位分享大學到底在學什麼,盼提高年輕學子收聽意願,從中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就讀該科系。 陽明交大表示,為替苦惱如何選系的學生及家長解惑,同時貼近時下流行的Podcast收聽潮流,陽明交大出版社企畫錄製、開播近一年的,近來特別錄... 閱讀更多
IC設計領域奧林匹克大會之稱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將於2022年2月20日至24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行,台灣共有15篇論文入選。此研討會是全球先進半導體與固態電路領域研發趨勢的領先指標,許多重量級半導體前瞻技術的論文都選擇在此會議中發表,在產學界中具舉足輕重地位。 IEEE固態電路學會台北分會... 閱讀更多
2021通訊大賽「聯網未來挑戰賽」由評審們花費許多時間審查與討論,終於決定入圍決賽的22個參賽作品。所有入圍的優秀作品都以線上展覽方式呈現,各種智慧聯網的創意產品琳琅滿目,也有不少因應後疫情時代新的需求而提出的解決方案,非常值得一看。無論是想觀摩別人的產品、了解聯網的應用有那些新的創意、尋找投資標的、尋找人才、尋求合作機會或是單純有興趣,都可進入「線上成果展」https://2021mobileh... 閱讀更多
記憶體是各種電腦系統中儲存數據不可或缺的硬體單元,但現在新一代的智慧記憶體有了更多的應用!不但可以儲存數據,也可以進行龐大的數據運算,能如人腦一般結合儲存與運算於一體,這樣的記憶體內運算(in-memory computing)架構模仿人腦神經網路的架構,是未來實現高效能、低耗電人工智慧的希望所在。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侯拓宏教授所領導的團隊深耕記憶體內運算技術多年,透過記憶體元件、記憶體電... 閱讀更多
被譽為「華人諾貝爾獎」、每年每獎項均頒百萬美元獎金的未來科學大獎9月12日公布獲獎名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施敏教授因提出基礎性的金屬與半導體間載子傳輸理論,引領全球半導體元件開發,獲頒2021未來科學大獎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11月將於北京受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大中華區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創立的民間科學大獎,設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與「物質科學獎... 閱讀更多
研發非侵入式型超音波感測貼片及其讀取電路晶片系統,用來即時監測放射線治療中引起的頸動脈損傷情形。根據衛福部資料,癌症於今年佔全體國民死因28.6%,連續38年位居國人死亡原因第一名,而放射線治療在眾多癌症治療中被實證醫學高度接受且廣泛使用,但當中產生的輻射線,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而引起血管壁的變化,因此本研究開發之超音波感測貼片及電路可於放射線治療過程中準確偵測因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而產生之流速變化及... 閱讀更多
陳冠宇老師團隊建立出肺晶片系統進行細懸浮微粒的健康評估,已完成整個空污健康評估模型的平台開發,其中包含了仿生的肺泡實驗模型以及仿真的呼吸系統,此新穎系統可針對肺部的健康風險評估提出相對應的污染物毒理、曝露評估及劑量反應曲線的資料庫,並用來探討細懸浮微粒對於人體呼吸系統(肺泡組織)所導致的健康問題,例如發炎反應、屏障損傷、顆粒穿透和氣體交換功能等。不僅如此,也在晶片內再現了成熟的人體小氣道模型,運用... 閱讀更多
由生醫所許鉦宗教授領軍之價創計畫,完成奈米帶元件陣列設計,個別元件在施加電壓下,可造成元件通道的低參雜區(lightly-doped region)產生元件焦耳自熱(Device-localized Joule heating)效應。因此元件在原子層沉積系統中施以電壓,便可將特定感測材料選擇性沉積在元件通道低參雜的奈米熱區上。另外、元件通道的低參雜區,也是對表面電位的變化最靈敏的區域,當目標氣體分... 閱讀更多
癌症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950萬人死於癌症,造成癌症死亡率如此高的其中一項主因為癌症轉移。癌症轉移是指部分原位腫瘤細胞透過血液或淋巴遷移至遠處器官,而進入循環系統的癌細胞稱為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近年研究發現,在癌症患者血液中發現的CTC的計數和表徵,為癌症轉移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後提供了潛在的可利用資訊。... 閱讀更多
甫於今年二月合校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成為台灣第一所具備醫學教育研究、科學技術訓練及產業連結資源豐富的大學。宏碁集團創辦人、陽明交大校友施振榮指出,台灣未來需要新時代的跨領域領導來領航,也因此陽明交大設立的醫師工程師組,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的醫師,可望能進一步厚植下一代種子為台灣開創繼半導體之後的產業新高峰。 施振榮表示,台灣在ICT及半導體產業佔全球領先的地位,... 閱讀更多
嵌入式AI技術的應用漸廣,其中深度學習是目前最常用的演算法之一,此演算法需建立完整精確的訓練模型,推論(Inference)端才能順利發揮效益,在此次論壇中,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副院長暨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主任郭峻因就以「嵌入式AI深度學習運算模型之建構與應用」為題,發表精采演說。 陽明交大的智慧視覺系統設計實驗室(NYCU iVS Lab),聚焦於各種智慧視覺研究,自駕車也是其中一環。郭峻... 閱讀更多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有時會透過線上直播,就被發現底下的字幕超精準、而且會即時校正,原來背後是MIT團隊研發,精準度高達92%! 記者劉亭廷:「這是CDC每日的記者會,如果有看線上直播的朋友,從去年底就會發現,底下的字幕超精準,而這個人工智慧字幕系統,其實是MIT。」 就算部長習慣性說的「齁」,團隊調整系統讓字幕變聰明自動去除贅字,換成記者提問的話。 記者(3/24):「德國BNT其...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冉曉雯 教授 1 - 成功使用近紅外雷射退火技術,開發出可撓式超靈敏硫化氫感測器,如圖一所示,我們發現使用近紅外雷射退火搭配特殊配方的氧化物半導體前驅物,可以成功的製作出具有良好導電特性的氧化物半導體薄膜,且可適用於多種塑膠基板上,製作成化學電阻(Chemoresistor)後,可以做為非常靈敏的硫化氫偵測器,可在數十秒內就偵測到300-1000 ppb的硫化氫,適合做為環境安...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柏宏 教授 1.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團隊設計出高轉換比能源擷取電路,可有效地將熱電產生器的低電壓(~40mV)轉換至高電位(~4.6V)存至儲能元件。研究成果可達最高 115 倍轉換比且實現 67.8%的轉換效率,是目前文獻中最高。研究成果今年已發表 1 篇國際合著期刊論文於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TCAS-I...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王蒞君 教授 邀請兩位國際知名學者來台進行「CFR-RL: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SDN 系列講座」與「 Wireless Multi-Robot Systems in Smart Factories」,另邀請一位國際高被引學者,透過線上進行通訊網路領域三項獨立主題演講,共五場學術交流演講,其交流情...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冠宇 教授 執行成果亮點 ▪ 利用肺部細胞建立體外的肺部仿生晶片平台 (Fig. a-c) ▪ 模擬肺部器官微環境的真實情況 (Fig. a-c) [img:6c845241efca39a33392b63fc4b4a4dd3714fe280f642808b4086fadeab522d7:810:470:y/] 國際技術合作 ▪ 與澳洲臥龍崗大學合作...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方凱田 教授 面對未來資訊物聯網社會的無線行動通訊需求,5G行動通訊系統被學界及業界視為一項革命性技術,將是一個全方位服務多技術融合的網路,本國際合作旨在設計前瞻智能次世代具動態適應性定位及追蹤系統與毫米波無線存取網路,協助學術及產業發展策略規劃,積極美國、英國和印度高引學者團隊配合,加速未來B5G/6G網路和智能定位系統及物聯網等創新研究整合發展,強化培育未來發展所需關鍵人才...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宏明 教授 1. 與IIT Bombay教授Apurba Laha共同合作開發VCSEL散熱模擬之設計與製作,共同指導學生 Dhiman Nag,該生在交大訪問研究六個月,目前已返回印度準備博士學位口試。並與IIT Bombay教授Apurba Laha發表合作論文 Effect of Thermal Manage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VCSE...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科宏 教授 博士生Thottempudi Nagateja、碩士生Kabita Mahato在與合作單位(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共同指導之下學習狀況良好,預計最快於明年度可以畢業。兩位學生在參與此計畫的過程中深入並廣泛地了解晶片設計即將面臨的問題,並學習到對應之解決方法,同時藉由對相關技術的研讀了解目前世界上其他先進研究... 閱讀更多
網路時代,資料稍一不慎就有外洩的風險,過去以軟體方式來維繫如金融交易的密碼,交大講座教授莊紹勳研發出新技術,未來可改以硬體的方式來產生,增加破解難度。該項研究發表在2020年IEDM國際電子元件頂尖旗艦國際會議,並獲得知名期刊Nature報導。 2020年IEDM國際電子元件頂尖旗艦國際會議於12月中旬舉行,該會為半導體領域的核心會議,66年來扮演了高科技電子半導體相關產業火車頭的角色,知名期... 閱讀更多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NAI,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近日公布2020年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NAI Fellow)獲選名單,國立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際長兼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副院長陳冠能,以其在三維積體電路領域的高研發能量,獲得評審委員高度肯定其研究可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社會與經濟發展並帶來助益與貢獻,而榮獲此殊榮,並將於2021年6月接受表揚。 陳冠能國際... 閱讀更多
高精確度非侵入式個人生理模型的血壓感測器為本產品的新創研發技術,其核心技術包含「自適應性訊號調整之類比/數位電路設計」及「血壓傳導理論(Blood Pressure Transport Theory;BPTT)」,此兩大核心技術貫穿此案所提出之光學式血壓感測系統。本團隊開發了「手持式光學血壓計及APP」其輕便且時尚的量測方式將開創新型態的個人健康管理,並接續開發「PPG手環式血壓計」,建立起完整血...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今天(25日)與緯創資通成立「緯創-交大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e-AI RD Center),將針對「嵌入式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運算分析」、「人工智慧持續學習」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發,並搭配產業專案,推動產學生態優化、成果應用與人才培育,以研發技術解決產品開發所面臨的問題,讓學校研發技術發揮影響力,協助台灣廠商達成產業智慧化升級目標。 中心主任郭峻因教授表示,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李大嵩教授團隊,整合團隊多年5G基礎建設關鍵專利及技術,打造5G垂直應用服務確保平台,並從交大技轉多項智財權,預計將以5G專網終端仿真系統出發,打造完整5G專網研發、布建、維運、優化生態鏈。團隊執行科技部價值創造計畫,創立「詮智網通」,並於11月5日與華電聯網、研華、英業達、電信技術中心等生態鏈關鍵角色共同舉辦「5G垂直應用與測試驗證研討會」,為國內5G專網生態鏈注入一股新的能量。 ... 閱讀更多
過去幾年物聯網裝置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成長,對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性。對於部署於特定位置的物聯網裝置,儘管裝置本身已有省電設計,但因部署位置難以更換電池,因此發展可從外部能源獲取電力的無電池物聯網裝置,成為全球積極投入的研發方向。 目前無電池物聯網裝置使用的外部能源,大致上可分成太陽能、溫差、震動,以及透過無線傳能等方式,搭配專屬的能源管理晶片,即可提供物聯網裝置適當的能源。在前述各種環境能源中,...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洪瑞華特聘教授兼系主任和晶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科技部產學計劃,已成功在特殊的銅磁基板上開發微形發光二極體(Micro LED),具有超薄(僅50微米)免研磨且可使用化學蝕刻進行晶粒分割,此技術將使得Micro LED 晶粒本身不再脆弱,並可使用磁性探針卡進行巨量微整預排列與巨量轉移,ㄧ舉突破傳統的空氣吸取晶粒限制,有機會大幅降低目前Micro LED 顯示器價格居高不下的製... 閱讀更多
林子恩老師實驗室團隊,開發食用的電池,應用在醫療輔助裝置上。因消化系統處於人體體內與體外之間的介面,因此若能研發可食用電池,便可在非侵入性的情形下提供電源給醫療裝置。另外電池誤食一直是嬰幼兒常發生的意外,因此,開發可食用或是可消化及可吸收的電源將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目前傳統鈕扣水銀電池仍然是小型醫療裝置的電源首選,然而它卻有電解液洩漏的風險,若與皮膚長時間接觸,可能導致潰爛,因此開發安全且可靠的電... 閱讀更多
目前較常見的健康數據搜集方式,除了常見的血壓測量等檢測儀器,不外乎穿戴式設備、甚至是手機與 app 的應用,不過從交大獨立出來的鉅怡智慧,開發出影像辨識生理數值的技術,只需要人臉影像,就可以判讀出心跳率、心情、血壓等等數值,「這樣就可以避免穿戴式的不適。」鉅怡智慧共同創辦人鐘孟良博士提到。 鉅怡智慧(FaceHeart)是由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教授吳炳飛與其學生在 2015 年組成,深耕於 ... 閱讀更多
目前果樹的栽培技術研究大多需以人工方式進行,較無完整的果樹生長研究量化系統。希望能夠建立網宇實體感測(CPS)3D系統應用於果樹生長監控,進行長時間3D建模與光譜偵測,提供果樹生長歷程監控服務。目前可以利用此技術建立3D果樹生長歷程,並用光譜分辨果實甜度、水分進行篩選分級,具產業的效益之雛形。 「網宇實體感測器CPS 3D立體建模應用於果樹生長監控-以蓮霧果樹為例」使用物聯網智慧技術,結合多架... 閱讀更多
交大與林口長庚團隊合作,採用台積電製程研發出的晶片,開發出「智慧型可適性閉迴路深腦刺激系統」,針對帕金森氏症患者給予個人化電刺激訊號,不僅延長電池壽命、減少治療成本,也提升療效達35%。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帕金森氏症早期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5年內是用藥蜜月期,但超過5年後,藥效也會變差。因此,醫界臨床上會建議中、晚期病人進行「... 閱讀更多
在聯網裝置中,手機即使需要每天充電,也不會造成太大困擾;然而其他近千億個裝置即使一個月或一年才需更換一次電池,但由於數量龐大且可能位於偏遠之處(例如環境偵測器被放置於農林漁牧場域),因此電池更換費時且困難,造成龐大的人力和成本負擔。有鑑於此,在某些電力需求不是太大的特定應用中,無電池系統受到期待。 太陽能和溫度差發電最具潛力 無電池系統如何實現?對於晶片設計而言,太陽能、溫度差發電、振動發...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近年整合校內產學運籌中心資源與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計畫支援下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包括研發成果專利化、技術授權推廣、法務諮詢等,協助教授管理相關智財,並透過一站式單一窗口積極協助創業團隊育成輔導,帶動校內師生創業風氣。 由交大電機工程系趙昌博特聘教授領軍的智慧感測實驗室,全球首創研發出可撓式軟性PPG感測貼片,此研發在2019年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展之「未來科技突破獎」。可撓式軟性PPG感... 閱讀更多
近來有機、鈣鈦礦與染料敏化等新興太陽能電池已受到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重視,因為這些新興技術有機會提供高效率且便宜的太陽能源,然而這些元件也有其他的用途,例如這些元件的吸收均可經由成份組成或分子設計調控,使其吸收針對某些光譜範圍而調整,例如可以特別針對人工室內光源(如:螢光燈管與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光譜)調整,使其有效率的回收能源。而生物組織有特殊的近紅外窗口,近紅外光可以穿透組織,因此也可調控這些新興光... 閱讀更多
因應新興科技人才需求,北市府今天與國立交通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接受交大捐贈635個Rabboni感測器,預計分配至北市仁愛國中等6所國中小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推展科技教育。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興起、5G技術蓬勃發展,台北市力推整合資訊科技的自造教育等新興科技課程,今天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見證下,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與交大代理校長陳信宏簽署合作備忘錄。 北市府並接受交大教授溫瓌岸團隊捐贈所研發... 閱讀更多
將可撓式駐極體環繞在圓柱狀無導線式心律調節 器外圍,利用心臟內的血液壓力變化造成表面駐極體薄膜的變形而輸出能量。這種 同軸圓管狀擷取器的優點在於能將駐極體能量轉換薄膜置於圓柱形調節器之表面 ,除了可獲得較大的面積以提高輸出電能外,也可保留圓柱體內部空間以放置脈衝 產生器,故可將擷取器與調節器整合為一,減少植入式裝置數量及體積。... 閱讀更多
高眼壓是青光眼患者常見的症狀,但因量測不便,眼壓與神經退化之間的關連性至今仍不清楚。青光眼治療多以病人自行點眼藥水為主,藥物作用效率差。為解決上述問題,將結合電機,材料,生物等專業跨領域人才,開發智慧型隱形眼鏡,是一兼具診斷與治療之完整系統。智慧型隱形眼鏡之診斷系統將以微機電技術,製作壓力感測器,並與無線射頻晶片整合,嵌入於隱形眼鏡中,偵測眼壓變化,並透過無線傳輸的技術將資料傳輸到外部的讀取器儲存... 閱讀更多
物聯網系統的能源供應一直是很重要的課題,陳方中博士與其在交通大學光電系的研究團隊長期投入發展與推廣新興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相關技術。在2012年,陳方中博士與其博士生周俊賢共同發明「可撓式波導光伏技術」,並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及Nano Energy等高品質SCI期刊發表論文與取得相關專利,此技術能有效吸收非直射的散射光能,充分採集環境中的能量。之後陳博士與周執行長更組隊參與1... 閱讀更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人,而大部分的交通事故的起因是疲勞駕駛以及駕駛的情緒狀態不佳等因素而導致的不良駕駛行為與疏忽所造成的。雖然說有些駕駛的監控系統已經開始販售,但是其成熟度還不足以讓大眾所能接受,可靠度與準確度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駕駛監控的相關技術還必須做更深入的研究與開發。希望透過電腦視覺的技術,基於面部的變化,同時監控駕駛的生理與心理狀態,在...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鼓勵民眾配戴口罩,但在捷運站、校園、商辦大樓等人流眾多的地點,得耗費更多人力監測。 交通大學電機學院教授鄭文皇和帥宏翰助理教授看見防疫需求,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大規模視訊監控口罩人臉偵測系統」,能在人流眾多的環境,靠著一台相機偵測民眾是否配戴口罩,偵測率高達95%,技術領先全台。 鄭文皇表示,手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非接觸式技術崛起。研究團隊...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鼓勵民眾戴口罩,但在捷運站、校園、商辦大樓等人流眾多的地點往往需要指派更多人力監測。交通大學電機學院教授鄭文皇和助理教授帥宏翰看見防疫需求,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大規模視訊監控口罩人臉偵測系統」,能在人流眾多的環境靠一台相機偵測民眾是否配戴口罩,偵測率高達95%。 鄭文皇表示,手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非接觸式技術崛起。研究團隊長期投入AI、機器學習...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冉曉雯 教授 本計畫中,主持人團隊與法國國家科學院謬魯斯材料研究院(CNRS IS2M)Photonic Team Director Dr. Olivier Soppera的團隊,持續其過去長達10年的合作,共同指導三位台法雙博士學位的博士生,在目前的計畫中,主要目標是開發”光直寫半導體感測器,並應用於各類生化感測器,且開發慢性腎臟病患唾液尿素檢測”的技術。今年互訪共計三次(法...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吳重雨講座教授 成果: (1)我方已能進行視網膜晶片生物相容性封裝製程改良,在感光元件上進行奈米多層膜紅外線濾光層沉積,並於人工視網膜晶片上電極處製備IrOx平面電極,此電極製備完成後會將生物相容性封裝材料Parylene-C鍍於晶片外層,進行人工視網膜晶片之生物相容性封裝製程研究及測試驗證方法。經由日方進行植入式視網膜晶片生物相容性製程,已完成雛型晶元(dies), 經初...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柯明道教授 成果: 1- 澳洲臥龍崗大學AIIM研究中心製作一套3D Bio-printing 設備提供給本中心使用,此設備用於在視網膜晶片上3D印製視網膜細胞;本中心提供一套electrical stimulation platform 設備給AIIM研究中心使用,適用於細胞培養和表徵的多通道電刺激和記錄系統,並安排雙方研究人員與研究生進行細胞電刺激技術研究與3D細胞列印實驗...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冠宇 教授 成果: 成功藉交大團隊之電資及工程技術,配合國外團隊之科研經驗,以仿生器官晶片建立精準診斷及治療評估。本團隊目前已建立出肺晶片系統進行細懸浮微粒的健康評估,以完成整個空污健康評估模型的平台開發,其中包含了仿生的肺泡實驗模型以及仿真的呼吸系統,此新穎系統可針對肺部的健康風險評估提出相對應的污染物毒理、曝露評估及劑量反應曲線的資料庫,並用來探討細懸浮微粒對於人體呼...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柏宏 教授 成果: 2019.08.21-24 由陳柏宏教授、吳重雨教授、柯明道教授帶領1位博士生鄭皓中、2位碩士生陳逸倫、鄒孟融至日本東北大學拜訪Takahito Ono實驗室團隊,進行系統規格/元件規格確認、並舉行「2nd Joint Workshop on Bio-medical Sensor Network between NCTU and Tohoku Un...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陳宏明 教授 成果: 1. RWTH Aachen Univ. Prof. Gemmeke & Prof. Ingebrandt來訪,於3/12參觀訪問電子系所及其實驗室與奈米中心,3/13舉辦雙邊研討會,電子系所參與之老師為吳重雨教授、李鎮宜教授、賴伯承教授、張錫嘉教授、杭學鳴教授、方偉騏教授、周世傑教授。,3/14與周世傑教授團隊及方偉麒教授團隊,針對AI晶片, AIoT...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方凱田 教授 過去三年由電機院副院長方凱田帶領交大團隊進行深化國際研究合作暨提昇國際學術聲望計畫「智能次世代具動態適應性定位及追蹤系統與毫米波無線存取網路」,為了面對未來資訊物聯網社會的無線行動通訊需求,次世代行動通訊系統被學界及業界視為一項革命性技術,未來將是一個全方位服務多技術融合的關鍵網路技術,然而大數據時代來臨,各種爆炸量的資訊Big Data包含人類形態、數量及行為對... 閱讀更多
研究計劃主持人:王蒞君 教授 本計畫為了掌握最先端的人工智慧技術邀請八位國外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訪問,進行「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oT Big Data Analytics 系列講座」、「 NCTU Brain Science系列講座」及獨立主題演講,共九場學術交流演講。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oT Big Data ... 閱讀更多
世界上約有11%的人口患有慢性腎臟病,而2014年台灣地區末期腎臟疾病以及透析病人之盛行率與發生率,更為世界之冠。透析(洗腎)病患的治療品質,須依靠血中尿素氮來提供醫生計算透析效果以及判斷其營養攝取狀況,然而目前血中尿素氮仰賴血液檢查,無法經常進行,因此,本研發之核心目標在於開發一非侵入式之呼氣氨檢測器,藉此輔助洗腎成效之確認,造福廣大洗腎人口。呼氣檢測因其非侵入式、快速簡便的特性,日益受到重視。... 閱讀更多
交大電機系教授宋開泰團隊研發的掃地機器人遇到前方有障礙物時,機器人會自動調整角速度來閃避障礙物,並減慢線速度避免碰撞到障礙物。圖/宋開泰提供 許多人家裡都會備掃地機,讓家中地板隨時保持清潔,但目前市面上的掃地也存在掃不乾淨、遇到障礙物可能先撞上去再轉向等問題,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宋開泰團隊與廣達電腦花費2年時間,投入「掃地機器人路徑規劃」計畫,開發「嵌入式影像同步定位」與「建立地圖」技... 閱讀更多
腦血管疾病平均每年奪走國人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且腦中風病患即使存活,也常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後遺症,造成身體功能喪失。患者也容易因為長時間缺乏運動而導致肌肉萎縮或功能退化,需要接受長期複健治療。但目前臨床上多使用靜態且無回饋功能的複健設備,使患者常在反復操作相同動作的過程中感到疲乏,造成複健的效果不佳。此外,臨床上評估身體活動能力都是以評估量表去區別,鮮少採用明確的數值,讓多數患者與家屬僅能透... 閱讀更多
因應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變化的危機,普及綠色能源的使用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由於市場上的產品以單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為主流,發電效率達 20% ~ 25%,且每瓦發電 成本低於 1 美元,然而受限於太陽能戶外發電需要高可靠度的模組封裝,提高發電成本,而且屋頂型與戶外的矽太陽能電池發電還同時受限於法規、土地面積以及建築空間的限制,難以無止盡的增長。為了實現普及太陽能產品的應用,且使模組輕量化 然後方便攜帶,... 閱讀更多
洗腎病人長期在血液透析,易導致瘺管阻塞而產生血管併發症,交通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趙昌博團隊運用PPG光學、電子電路及AI演算模型技術,開發出世界首支手持「非侵入式血流感測器」(見圖,科技部提供),能精確掌握心率、血流、血壓與心房顫動,也可讓洗腎病患即時得知瘺管健康狀況。 長期洗腎易致瘺管堵塞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8年醫療支出前十大疾病,慢性腎病蟬聯第1名,就醫人數約36.4萬人,去年全國... 閱讀更多
科幻電影裡常見的隱形眼鏡結合 AR 技術,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真。交通大學教授邱俊誠的團隊耗費 9 年時間開發智慧隱形眼鏡系統,不但技術領先 Google,而且可以用於乾眼症診斷、後續追蹤,也可用於娛樂產業。 交大電機開發智慧隱形眼鏡,能輔助醫師診斷乾眼症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 未來科技展(FUTEX)」將於 12 月 5 日至 8 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有 11 項作品技術領先全球,其... 閱讀更多
由於其獨特的作用於特定神經元群的能力,光遺傳學是一種新穎而有用的工具,已在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可以在正確的位置同時操縱不同組的特定神經元。因此,我們這項研究的新目標是利用光遺傳學來具體剖析心臟疾病中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的複雜網絡。 示意圖描述了神經分化過程以及ChR2表達的轉化運動神經元。當表達ChR2的iPSC衍生的運動神經元進行光遺傳控制他們受到430 nm藍光... 閱讀更多
交通大學光電系教授陳方中領導研究團隊,利用新興鈣鈦礦材料製作光伏元件,回收室內照明光能量,團隊以理論計算評估後發現,最高可回收近6成的室內照明能量,為節能減碳目標指引出明確研究方向。陳方中研究團隊指出,鈣鈦礦光伏元件的高效率與低成本特性,也可運用於物聯網的低功耗感測器或致動器之上。此研究成果「以能帶間隙工程提升混和陽離子鈣鈦礦於室內光伏應用的性能(Bandgap Engineering Enhan... 閱讀更多
研發單位 國立交通大學 / 崔秉鉞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 / 黃智方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 李坤彥教授 技術簡介 研發碳化矽單晶片功率系統平台,包含低壓CMOS元件與邏輯電路、高壓BCD元件與驅動電路、垂直型高功率超接面 MOSFET等元件、製程、電路之整合技術,各項規格均超越現有國際水準。可應用於能源網路、軌道運輸、電動車、數據 中心、航太國防等產業。 技術之科學突破性 ... 閱讀更多
研發單位 國立交通大學 / 陳冠能特聘教授、胡正明講座教授、黃柏蒼助理教授 技術簡介 結晶矽晶粒邊界控制技術係先在絕緣層上蝕刻出規則孔洞,成長一定厚度非晶矽薄膜後,以奈秒雷射加熱熔融非晶矽形成 結晶矽薄膜,由於製程中孔洞相對溫度較低,矽薄膜先從孔洞底側向結晶;最後結晶矽薄膜晶粒可控制在預先設計的規則 孔洞圖案之間,製作元件於矽晶粒中可提高晶片效能及良率,以利商品化及量產積層型3D晶片。... 閱讀更多
研發單位 高雄醫學大學 / 林宜美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 余松年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 方偉騏教授 技術簡介 本技術目的在發展一套以AI為基礎的情緒辨識(生氣、悲傷、快樂與中性情緒)與多模態生理訊號(心電圖、腦波、光體積變 化描記圖)整合系統,並應用到心血管疾病之高風險病人。透過使用者監控自身情緒與生理狀態,進行生理與神經回饋治療 模組,達到個人身心健康與安適狀態、疾病追蹤,...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Team NCTU團隊今天前往美國匹茲堡,參加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舉辦的地下機器人挑戰賽(DARPA SubT Challenge),與全球頂尖大學同場較勁。此次競賽依照地底環境分成隧道、地下城市、地底洞穴三個階段,參賽團隊將運用最新的機器人技術,進行地下環境的地圖建構、自動巡航以及搜索變動。競賽為期3年,將於2021年總決賽頒贈獲勝團隊2百萬美金高額獎金。 DARPA機器人競... 閱讀更多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楊啟瑞教授、電機工程系田伯隆教授與台達電子產學合作研發團隊,獲邀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光纖通訊博覽及研討會(IEEE/OSA Optical Fiber Conference,OFC) 及開放運算平台高峰會(Open Compute Project,OCP) ,發表全世界第一套結合智慧控制的「全光交換邊緣資料中心網路系統(OPTUNS)」。這項研發成果驚豔世界各大IT廠,並表達高度... 閱讀更多
交通大學代表台灣參與國際無人駕駛系統協會主辦的無人駕駛船競賽,與來自世界各地14所頂尖大學的精英一較高下,一路挺進總決賽,獲得第5名。 RobotX Challenge於 2012年舉辦至今,為自動駕駛之水面與水下無人載具競賽,培養學生對於海洋領域自動機器人系統的興趣,同時發展機器人在海洋探索、海岸線巡邏、海上緊急救難、海洋生態檢測與保護以及海軍國防科技等重要議題的可能性。 在電機工程學系... 閱讀更多
Alex Teseira May 31, 2017 5k May 31, 2017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InVision's CEO Clark Valberg i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InVision. If you are a designer, you have probably gotten an email from Clark or from InVision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ut if you’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ompany. read more